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师长、各位同事、各位同学:
大家下午好!我是国家治理学院的青年教师张演锋,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《直面“不确定性”》。首先,热烈祝贺在座的各位同学顺利实现了“身份”的转变,在中南大开启人生的新篇章。感谢陈实教授的推荐,让有这样的机会和同学们分享我入职这一年的所思所想。陈柏峰院长在今年的本科新生致辞中用了“经验”这个主题,对我启发很大。和大家差不多,我也入职才一年,也是个“新人”,这学期才刚刚开始正式上课,因此在心境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思来想去,我今天想谈谈“不确定性”。
谈到“不确定性”,作为法律人,应该非常熟悉。我们所熟悉的法律规范中有不少“不确定性法律概念”,法律人的任务之一是尽量让不确定的概念具体化、确定化;我们常常提到法律体系的稳定性,其实就是在应对不确定的法律环境;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用“风险社会”一词概括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面临的困境,而“风险社会”的特征之一就在于“不确定性”;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论断,大变局也意味着一种“不确定性”。可以说,我们的生活、我们所处的时代被“不确定性”所包围。
那么,大家认为“不确定性”本身带着怎样的情感色彩?这几年,我们会有一种感受——似乎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地抵抗“不确定性”,比如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去考公务员,找个“铁饭碗”,“编制”成为我们追求生活确定性的一种方式;我们也看到一些新闻,高分考生放弃大学转而就读职校,不去纠结职校与高校的差异,也不去对事件本身做评价,只是这事背后也反映的是一种对未来人生确定性的向往。可以说,我们当下很多的行为逻辑都是在对抗“不确定性”。
今天我想说的是,我们或许需要辩证地看待“不确定性”,理解“不确定性”、拥有直面“不确定性”的勇气,甚至是拥抱“不确定性”。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——在当下这个时代,“不确定性”永远多于“确定性”。在我看来,直面“不确定性”至少需要做以下准备:
第一,“不确定性”意味着“不可控”。有些时候,当我们试图把“不可控的”变为“可控的”,就往往会陷入精神内耗。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,很多事情、很多结果并非你我所能决定。面对不可控的事情及其结果,需要找到其中的可控因素。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得调整好心态。这说起来很容易,我深知执行起来却很难,需要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。眼下,大家应该尽量把可控的事情做好,比如健康、看书、学习充电。大家要珍惜在大学校园里的时光,有了“象牙塔”的保护,你们其实有更多的“可控空间”。有一天,当你发现你接触的不可控的事情越多,做好那些可控的事情,会让自己变得心情愉悦。
第二,“不确定性”意味着“变化”。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,有很多的变化,让你我都猝不及防,比如我们无法预判AI会不会取代一部分的法律职业,至少“萝卜快跑”掀起了出租车行业的巨大动荡;除了科技的变化,政策也在变化,比如有的话题,上一秒还是学术焦点,下一秒可能成为学术禁区。面对这样的变化,我们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,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“不可替代性”,但我们国家治理学院的同学至少可以做到“人有我优”,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、良好的社交礼仪、良好的写作能力、良好的社会调查能力、适应社会变化的最新技能(比如AI的使用)、批判性思维,这几项都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,在研究生阶段必须快速提升的要素。除此之外,在这个变化的时代,需要交叉学科、交叉思维,我们所学习的党内法规学、纪检监察学、国家安全学、数字法学等都是具有交叉特征的新兴学科。大家来到国家治理学院,在知识结构上要形成自己的优势,拥有复合的知识背景,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。其次,我们需要树立“经验”意识,这也是陈柏峰院长在今年致辞中的一个核心观点——面对纷扰复杂的社会和世界,缺乏经验的思维,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。换句话说,从经验上对社会变化的规律了然于心,也就不会那么“措手不及”了。
第三,“不确定性”也有美好的一面,那就是“不确定性”也意味着无限的“可能性”。这个时代所具有的“不确定性”特征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。对于大部分人而言,都平等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。尤其是对于国家治理学院的同学们来说,社会治理法学、国家安全学、党内法规学、纪检监察学都是新兴学科,它们无论是从学科建设,还是人才队伍体量来说,都有很大的空间。或许,大家刷多了“小红书”,也发现了部门法学早已经“卷得一塌糊涂”,那么你们换了一个新赛道,说不定就能够抓住机会,找到属于自己的可能性。
最后,愿每个被“不确定性”包围的你我,虽渺小但坚强、虽平凡但快乐、虽焦虑但柳暗花明,都能在“不确定性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小确定”“小美好”“小幸福”。
谢谢大家!